在《黄帝内经》的三部九候论中,有这样一句话,“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
这句话不长,但是“独”字反复出现了六次,所谓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可见“独”字有多么重要。实际上,在真正的实践操作中,“独”字确实很重要,理解了这个字,诊脉就可以登堂入室了。
结合实际经验,这里的“独”可以从两个方向来认识。
1、整体之独,表现为脉象异于常态的一致性变化。比如所有的脉象同为迟脉代表寒证,所有的脉象同为数脉代表热证,所有的脉象同为浮脉多表证,所有的脉象同为沉脉多里证。
2、局部之独,表现为某一处脉象异于常态,或者与其它各处脉象不同。比如左寸脉独大多见心脏的增大,左寸独沉、独弱多见心脏供血不足,双寸脉桡侧缘边脉多见颈椎病,女性左关脉近心端出现圆形脉晕多见妊娠。
可以说,几乎所有的疾病症状都会以“独”脉的形式表现出来,认识独脉是提高诊脉技术的关键所在。
独脉很重要,但正确认识独脉有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如果缺少了这个过程,直接的一味地去追求独脉,将很难掌握中医的精髓。
《黄帝内经》还有一句话,叫“智者察同,愚者察异”,察同是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察异是认识矛盾的特殊性。也就是说,能够认识矛盾的普遍性是智者,只认识矛盾的特殊性是愚者。这是因为认识了矛盾的普遍性,自然就能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反之则不行。
《道德经》上也有与之类似的表述,叫“为道日损,为学日益”。为道是探求规律,为学是探索知识。规律就是矛盾的普遍性,可以让认知越来越简单,所以叫为道日损。知识多追求新奇,追求与众不同,追求前所未闻,属于矛盾的特殊性,可以让认知越来越丰富,所以叫为学日益。
独脉是什么呢?其本质就是矛盾的特殊性。所以,中医的基础知识很重要,熟悉了基础知识,才能更好的认识和掌握独脉。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40216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