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疼:
太阳 风池 率骨 头维 鱼腰 阳白,分别3-5分钟。
胃炎:
先摩腹3-5分钟,按柔中脘 气海 天枢 足三里 2分钟,对背部膀胱经做掌按手法(两手掌相叠)3~5分钟,在对膈心肝脾胃三焦俞(第1腰椎及突下旁开1.5寸)按揉各1分钟,再沿背部的督脉和膀胱经做双侧擦掌20次;再拿肩井,再从肩颈往下向上臂做拿法;再向下到小臂做手三里穴(在曲池下两寸)做点揉,再内关 合谷,此三个穴位按揉力度要强要大;再擦斜肋20~30次。
对寒邪犯胃:主要是脾俞胃俞且力度要强2分钟,及擦拭左侧背部(主要是第七到第十二胸椎之间的膀胱经)。
对于饮食积滞造成的胃部不适。主要是摩擦腹部(如果症状轻,手法轻时间长。返之手法要重),及脾俞胃俞足三里。
肝气犯胃造成的胃炎:
章门:直对腋下正中线的位置。期门。两个穴位按揉力度要轻各1分钟。最后再按脾舒胃舒肝舒,此三穴按揉力度要重各两分钟。
对脾胃虚寒造成的胃痛:气海关元足三里。足三里按揉时手法要轻。再做督脉的擦法,擦背部的膀胱经。再对脾胃俞做点按。
对于任何形势造成的胃部剧烈的疼痛:做脾腧穴,胃腧穴及局部的痛点。
合谷穴,梁丘穴(在髌骨的外侧沿,髌骨底上两寸,强刺激按揉),足三里。
感冒:
春季和冬季易发生流行性感冒,症状一般比较重。流行性感冒起病比较急,一般是全身性的,症状比较重,全身酸痛,高热。但是局部的鼻塞,咽痛等症状会比较轻。
你要做头部和背部。在印堂和上星(前发际线中点上0.5寸)二者之间从下往上用两大拇指交替做推法;再对太阳穴(点揉1分),攒竹穴,迎香穴,做按揉均1分;用两拇指指腹面从额头的两眉上位置和眉弓位置和眼下匡的骨头均从中往外做分推5-8次;从风池到颈根部做拿揉5-8次;印堂上星到百会这条线,然后鱼腰直上到发际再到四神聪,丝足空穴直到发际再到头顶的两侧,对这5条线均从下往上做点按揉3-5次。
大椎风门肩颈肺俞穴和膀胱经和督脉。
风寒感冒:风府风门和双侧的膀胱经。
风热感冒:印堂上星百会重点。
气虚型感冒:合谷穴,足三里,肾腧,命门穴。
腿部酸胀调理方法:
很多人的腘窝肌那块有凸起的很厚的疱,有的还很硬,是由于膝关节的后间隙(缝隙)卡压着打不开,整个关节囊肿挤压,这个压力就会往后面冲,膨胀时旁边有个腘肌就会拉紧,这样腘肌就会变硬,就会形成明显的条索,这样上下就会明显的不通畅,这样腘窝就形成一个囊肿会越来越硬,而且会形成屈伸不利,小腿就会憋胀。有的人一走路小腿憋胀,不一定是腰椎间盘压迫,很多是跟腘窝囊有关系,特别是下肢循环不好的。
操作手法:不是推委中穴,是推斜着的那条肌肉囊。先把斜着的裹窝肌推开,再把后间隙打开。先拇指并拢从上到下沿着条索推3-5遍,做后囊肿小了很多。
拉开开间隙的手法:两手交叉卡住腘窝(小指放在锅处),患者扛住患者脚踝关节,用杠杆力做拉伸,把腘窝拉开,这样做屈拉的动作。这样间隙会打开,腘肌在拉的过程中就松弛了,做了5次后,腘窝囊肿几乎看不到了。
肺不好多痒,心不好多汗,胃不好多醒,肠不好多屁,肝不好多梦,脾不好多痰,神不足多困,肾不足多尿;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40109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