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 述
急性支气管炎是病毒或细菌等病原体感染所致的支气管黏膜炎症。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往往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也常为肺炎的早期表现。
本病多同时累及气管、支气管,故正确命名应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临床以咳嗽伴(或不伴)有支气管分泌物增多为特征。
2
病 因
① 病毒或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有有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细菌有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② 物理、化学刺激,冷空气、粉尘、刺激性气体或烟雾(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氨气、氯气、臭氧等)等可以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
③ 变态反应,引起变态反应有花粉、有机粉尘、细菌蛋白质、真菌孢子以及在肺内移行的钩虫、蛔虫的幼虫等诱因。
3
急性支气管炎分型
中医认为急性支气管炎属于“咳嗽”的范畴,可分为风寒袭肺,风热犯肺,燥邪伤肺等。
外感风寒型
此型较为多见,约80%的病人属此型。表现为咳嗽、多痰,痰液清稀、鼻塞流清涕,有时伴有怕冷发热、头痛身痛等症状。
外感风热型
表现为咳嗽、痰少痰液黏稠、咽喉肿痛、有时微感身热、头痛鼻塞等症状。
外感燥热型
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有时伴有头疼发热、口渴等症状。
4
医案分析
患者秦某,女,32岁,春节受寒咳嗽近一月。曾服“感冒药’、“消炎药’、’止咳糖浆’等,恶寒身痛等好转,但咳嗽更甚,又“输液’三天,咳嗽不减,遂求治中医。
一诊
患者自述:咳嗽,夜间较甚,痰清稀有白沫;时发热,自汗出,微恶风寒;胃纳不香,恶心欲吐,二便正常;口苦,咽微痛,不思饮,不思冷。
舌脉:舌淡红润,苔薄白,脉象弦缓。
辨病:外感咳嗽(急性支气管炎)。
辨病主症:咳嗽、咳痰一月余。
辨证:柴胡桂枝汤证(太阳中风合少阳证)
辨证要点:
(1) 发热、汗出、微恶风寒,为太阳病中风桂枝汤证。
(2) 不欲饮食、恶心呕吐、口苦,脉弦,乃少阳病小柴胡汤证。
(3) 咽喉疼痛(微痛),少阴桔梗汤证。
(4) 不思饮,不思冷,苔白不黄,知热象不盛。
遂拟:
柴胡桂枝汤合桔梗汤加味治之:
柴胡15g,黄芩10g,半夏15g,党参10g,桂枝10g,白芍10g,杏仁10g,桔梗10g,生姜10片,红枣6枚,炙草6g。
五剂,水煎服,一日一剂。
反馈:进一剂,咳嗽即减,三剂后咳嗽咳痰,五剂尽,胃纳醒,呕恶止,诸症尽消。
5
总结
① 此案为典型外感伤风咳嗽,延治误治,致太阳传少阳,太少合病,又现入里化热入少阴之势。三经病症状典型,故辨而容易,三方合而用之,故效果明显。
② 此案,正值壮年,体质较好,病虽一月,正邪交争于太少两经,尚味传里。属阳病,故好治。
6
日常预防
① 冬季注意保暖,避免上呼吸道感染,戒烟;
② 注意手卫生,不要用没有清洁的双手触摸口鼻;
③ 若周围环境中有人患有急性呼吸道疾病,应当避免接触;
④ 若冷空气加剧咳嗽并导致呼吸急促,在出门前戴上面罩,可预防;
⑤ 改善劳动卫生条件,生产车间要防止有害气体、酸雾和粉尘的外逸;
⑥ 建议老年或免疫力低下反复发作的的患者接种流感疫苗。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38803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