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手脚冰冷、腰酸背痛,小腿以下及脚水肿,恶心眩晕,站不稳,如踩棉花
初诊:糖尿病晚期,重度,心、肾轻度衰竭
处方:养肾祛寒湿+去杖汤+消肿;重用了白茅根和白芍,目的是消肿,让静脉血回流,去下肢的寒湿
炮附子12g,干姜4g,知母2g,熟地黄20g,泽泻12g;白芍药38g,生甘草30g,桂枝,生附子各12g;生白术,茯苓各12g,白茅根100g,泽兰9g,杏仁6g,炒二丑2g;
说明:手脚冰冷到膝盖,四逆汤主之;如果兼有全身水肿,红丸主之(炮乌头二两9g,茯苓四两15g,半夏四两15g,细辛一两4g,朱砂少量),去水肿力量很强
熬药:用大火煮开,再用小火慢熬
炮附子和生附子直接放煎药锅里面泡;其他的药另外泡
炮附子和生附子先开盖煎药1小时,检查无麻辣感,
再加别的药和生姜两片继续开盖熬20分钟,
加杏仁再煎药10分钟,药液倒出;
加水再第二次开盖煎药,水开煎半小时;
将两次药液混合后分为两份,早晚饭前各一付
说明:
大剂量用附子是安全的,但是必须注意几点:
-
必须是寒湿之症,热症切不可用,用反了会致命
-
必须久煎,一般1小时以上,生附子添加生姜和甘草会降低其毒性,保留其强心之效,药液以不麻口或微微麻口为准,久煎可消其毒性
-
剂量应逐渐加大,不可一次性加太大,让身体慢慢适应
-
服药期间:禁止饮酒,生冷饮食,避风寒
-
使用附子要了解附子的中毒反应以及救护措施
-
中毒症状:全身麻木,视物模糊,不处理则越来越严重
-
排病反应:局部麻木,病情加重,病人的整体状况尚可,继续服药症状消失
-
云南有冬至用附子炖羊肉的习惯,可让人冬天不怕冷,只是炖煮时不可中途加生水,不能关火
-
笔者的经验是:
-
第一,“排病反应”虽然来得猛烈迅速,但是病人的整体状况尚可;
“中毒反应”则往往更加严重,反应更加剧烈。需要医者在临床上细心体会。
-
第二,“排病反应”的麻木、疼痛等反应很多发生在身体的局部,这些局部大多为
病人风寒湿邪、痰饮瘀血长期停聚之处,或为药力所过之处。
-
第三,如果医者使用的附子在安全剂量范围之内,煎煮得法,辨证准确,
那么服药后出现的麻木、疼痛、头晕、汗出等症情,医者应当深为自信为“排病反应”
-
第四,“排病反应”多为一次性,多会在继续服药后很快消失;而“中毒反应”如不处
理不停药,则多会越来越重。
-
2————————————————————–
-
我老爸30多年的糖尿病,功力深厚,第一服药下去一点反应没有,没办法加量,第二次开药如下(这次我将汤剂和消肿的药分开了,主要考虑消肿的药最好避开甘草):
汤剂:犹豫是肾的问题为主,饭前喝
石膏50g,党参12g,黄芪12g,炮附子45g,干姜10g,知母2g,熟地黄20g;白芍药48g,炙甘草20g,桂枝12g,生附子12g;丹皮12g,桃仁12g;生姜2片
五苓散(泽泻36g,炒白术18g,茯苓18g,猪苓18g,桂枝12g;),每天两次,一次9g,饭后喝
-
3————————————————————–
第二服药下去,开始有点反应了,有一天大便三次,第三次有点稀,排寒的反应,挺好,既然对症,于是决定再加量,主要目的消除下焦和腿部的寒,强心和补肾,这次以当归四逆汤为基础加减,药方如下:
石膏30g(去火),白芍药38g,桂枝38g,炙甘草20g,大棗十枚,当归12g,木通12g 細辛8g,生附子12g(强心阳祛寒),炮附子30g,吳茱萸12g,干姜12g(去中焦寒),黄芪20g(补气),熟地黄20g,补骨脂12g、阳起石12g,牛膝12g(补肾强筋骨),生姜几片
药量比四逆汤的标准药剂量更大,主要是白芍和桂枝,量多,另外老人腿脚不好加了牛膝
-
4————————————————————–
效果还算不错,中间拉稀一次且并无不良反应,手臂肿消了不少;脚上的肿也见轻,按照效不更方的原则,药方不变,剂量增加,倪海厦老师说了,只要你认为对症,不要怕药峻,于是再次开出药方,如下
石膏50g(去火),白芍药30g,桂枝30g,当归30g,細辛20g,大枣20g,木通20g,炙甘草20g,吳茱萸12g,生附子12g,炮附子30g,肉桂12g,黄芪20g(补气),熟地黄20g,补骨脂12g、阳起石10g,牛膝20g(补肾强筋骨),生姜2片
-
石膏加量,主要是口腔溃疡还没有好,想下火快点,当归加量主要是想符合四逆汤的比例标准,让血液加速回流的同时,可以让血液归经,让水回到血管中来;
-
细辛是实在没敢加那么多,按标准方是12g就够了,但是感觉量小,另外考虑药材质量未必高,所以加量,但是又怕太辣,所以没敢用30g,用20g,也够5钱了,够意思了
-
木通之所以多,一是对应二轮四逆汤的比例,二是老爸大便次数不多,目前是隔一天一次,所以配合当归加量,以增加排便次数,毕竟人只要是出入正常就不会轻易的挂掉
-
细辛加的多,把干姜去掉,免得太辣,改为肉桂,引火归元,将命门的火固住
-
为了腿脚有力气,增加牛膝的用量
-
其他都不变了,希望效果能更好
-
5————————————————————–
效果不错,第4服药吃完,完全消肿了,巩固下,开方如下
白芍药30g,桂枝30g,当归30g,細辛15g,大枣20g,木通20g,炙甘草20g,干姜12g,炮附子30g,黄芪20g(补气),熟地黄20g,党参20g,补骨脂12g、牛膝30g(补肾强筋骨),生附子12g,生姜2片
-
舌头基本不疼了,快好了,为了能有胃口吃饭,去掉石膏;
-
阳起石太难弄了,每次为了弄碎我都是废了好大劲,干脆去掉
-
上次药喝着太辣,减少细辛用量,为了保证疗效,增加干姜
-
为了补一下身体,增加党参
-
为了腿脚有力气,增加牛膝用量
吃完这服药不吃中药汤了,毕竟不好喝,老妈熬药这段时间也累,停了都休息下,改吃中成药《桂附地黄丸》 巩固一段时间,祝福老爸长命百岁吧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34101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