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大明
医者仁心,心仁者医
■
你觉得身上长的那个结节是什么样的?是一个大血包?还是一个肉块?既不是血,也不是肉,是一堆“脓包”,是一堆“痰湿”。
这些脓包和痰,可以成为结节,也可以是囊肿,肌瘤,甚至是肿瘤。
那这些东西都是从哪里产生的呢?
百病源于口,都是吃进去的。吃进的东西进入胃里,而胃不好,就会直接形象到食物的运化,无法转化成精华,就变成了垃圾。
所以痰湿,一般出现在中焦。
当痰湿聚于中焦,胃气和降失衡,会有胸闷,胃口差的情况。中焦还有脾,脾主四肢,就会出现四肢沉重,没有力气。
中焦在正中间,它堵了,上下焦是无法联通的,整个气机就变得混乱。浑浊去气流如果冲击大脑,就会昏沉,头晕,眼睛模糊。如果堵住下焦,就会出现大便不通,肚子胀气,这时候去通便是解决不了根本的。
医 案
门诊有一个患者,经常感觉胸闷气短,心里总感觉有事,心不在焉但是又很烦躁。
我看她面色晦暗无光,唉声叹气,舌头发紫,直接写下一方: 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
典型的痰瘀互结症。一个周期后,症状明显改善,胀痛感消失,继续加减调方,加大散结力度。
可别小瞧了这4味,作用是非常强的: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是直接散结的将军。
陈皮可以理气宽中,通过促进气的流动和降低气的压力,达到燥湿化痰的功效。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水湿没了,痰就不易产生了。
甘草增强脾的功能,帮助调和身体的中焦部分,可以预防湿气的产生。
此方利用陈皮的理气效果,来辅助半夏化解痰液,非常的巧妙运用了“治疗痰症先要调节气机”的方法。通过气的流动顺畅,痰液随之下降和化解。
行医40多年了,越琢磨这些小方子越觉得其妙不可言,也越来越觉得老祖宗留下来的经验弥足珍贵。希望我能在入土前,把自己所学分享传播出去,也希望自己踏踏实实的看诊,帮助更多的人。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32495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