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同直播学习笔记
一. 顽固肩周炎的调理
拔罐发泡疗法
【罐 1-肩前-中风云门】:中府云门附近拔 1 个。可治疗胳膊往后背背不过去。
【罐 2-肩峰前方】:骨头上,大罐拔在骨头正上方
【罐 3-尖峰上】:肩峰骨头尖上
【罐 4-天宗穴】:揣穴找酸痛点。
直接拔罐(不是拔血罐),留罐 25 分钟,
【罐 5-8-肩胛骨内侧缘】:沿肩胛骨内侧缘拔 1 排罐,共 3-4 个。可直接拔罐 25 分钟,或
拔血罐 10 分钟。
重点:
1. 留罐 25 分钟只是作为参考,要密切观察罐内变化情况(过 3-5 分钟看一眼),水泡黄豆大
小即取罐(水泡大不会愈合)。如没有起水泡,过 25 分钟取罐。
2. 挑水泡:找根针,贴皮肤从水泡根部水平方向穿过去,留下 2 个针眼,拔针,用针压水泡
把水擀出,要挤干净里面的水。不要撕皮,不要抹任何药物。当日或次日流水这是正常的,不
要洗澡,换一件干净衣服即可。
3. 隔 1 天(或 2 天)做 1 次。在同一个位置上继续拔罐,每次 15 分钟,出水+血或病气,尤其是第 2 次、第 3 次,甚至会发臭,有水泡挑破,搽干净。
6 次 1 疗程,只拔患侧。
通常拔第 4-6 次时不出水、血的,结疤了。严重的多拔几次,约 2 个疗程。
二. 肩膀 7 条线推拿
肩膀推拿适用一切肩膀不舒服,除了外伤、皮肤有问题的。
1. 中府云门一条线
位置:叉腰,肩大骨内侧的骨缝坑处的竖向筋,向上到锁骨 – 向下到胸部上方。
这条筋酸、硬。手指按住,沿筋左右拨筋。
这条筋不好的,肩膀上抬、外展、后背不到位。驼背的,这条筋粗、大、紧、痛。
2. 锁骨下方筋
位置:锁骨下方偏内侧、胸部上方,有 1 条按着酸痛的弧形斜筋,约小指头粗,或由內向外或
由外向內斜,也有平向的(每个人不一样),还有多条小筋,通常不容易摸到。
也是可以治疗肩膀上抬、外展、后背不到位。
找到筋后按揉,慢慢拨、揉。
3. 腋窝前下大筋
位置:抬胳膊暴露出腋下,腋窝前下方,往里扣有条筋酸痛。
捏此大筋,胳膊能抬起来了。
4. 肩峰前下方凹陷(弧形)
位置:肩膀前的骨头尖与锁骨之间交界的凹陷。
用拇指指腹侧方插入骨缝往外拨,一直拨到腋窝,肩膀疼痛缓解。
手法要轻柔,慢慢拨,约 5 分钟,患者胳膊发热。
5. 肩峰外下方短筋
位置:整个肩峰外下方。两肌肉之间有 1 小条短筋,能滑动、非常痛。
不能提重物,一提就痛的,和肩袖损伤的,可用弧形罐(或小茶杯)扣住肌肉,从上往下方向
左右晃筋。
6. 围绕肩胛骨一圈
位置:从肩胛骨内侧上角 – 下角 – 腋后纹头(肩贞穴附近)- 肩胛骨上缘一圈。
通常这里特别痛,重点按揉。
7. 天宗一条线
位置:肩胛骨外侧缘,斜向。
这里有问题的,胳膊往上抬有问题(上抬前后都要用力,所以有可能前面和、或后面有问题),
还有够不着对侧耳朵的。
患者俯卧位,从上往下、从外往内按揉,酸痛的很。
只要是肩膀问题,推拿 7 条线一次有效果。
三、肩膀疼痛抬不起胳膊
1. 清冷渊穴
位置:肘尖上 2 寸,天井穴上 1 寸,揣穴找痛点。
肩膀疼痛抬不起胳膊不能梳头,手麻等可扎针清冷渊穴。
扎针患侧(或双侧),或按揉开,胳膊就能抬起。
2. 髂后上棘向外旁开 1 寸
髂后上棘向外 1 寸找痛点(有酸痛、筋疙瘩),对侧、或双侧都有效果。
治疗:胳膊痛和胳膊抬不起来。
不建议针灸,可做艾灸。
四、肩膀脱臼
脱位是筋的拉力不够。错位后先正骨,然后 1 针:对侧阳陵泉扎 1 针,配合活动患侧肩膀。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30024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