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中医颜颀!
你是否经常感觉神疲乏力,人也特别的累,就比如能坐就不想站着,能躺就不想坐着,一点都不想动。而且稍微一劳累,身体就出现心慌、心悸或者疼痛的情况。舌头还会有淤点。
其实,这种情况就是中医里说的“气虚血瘀”了。今天就教大家如何补回来。
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最基本的构成,我们的生老病死都离不开脏腑和气血功能的盛衰。气血通畅,则百病不生。如果是气血生成不足呢,人体的生长发育,各脏腑经络的功能就无法正常的协作。气虚日久,就会导致气血流通迟缓,淤血停留体内。也就是我们能看到的一些瘀阻症状,比如身上总是青一块,紫一块的,这些现象就是说明气虚血瘀了。所以,这时就要以“补气化瘀”为主。
有一个很好的“化瘀”方子,叫做“补阳还五汤”。有简单的7味药组成,就是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桃仁和红花组成,那么它们是如何联合起来补气化瘀的呢?
首先,是方中黄芪,它是我们熟悉的一味大补元气的中药。当我们体内气血不足,无法推动血液运行时,久之就会形成瘀血。这时,就可以用黄芪来补气血,使气血旺盛以促进血液流畅,从而达到祛瘀络通的目的。
其次,再来看看当归尾、川芎、桃仁、红花、赤芍,这几味是负责活血化瘀的中药。当归尾破血逐瘀;川芎活血行气,可以助黄芪推动血液运行;赤芍化瘀止痛;桃仁善泄血滞、祛瘀;红花则温通血脉经络,桃仁和红花,不仅可以清理血滞,而且还可以化解血瘀。
最后就是方中的地龙,它善于通经活络,可以引领诸药直达经络中,对于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血脉不畅、经络阻滞等现象,有不错的改善效果。
这7味药合用,可以达到补气、化瘀、络通的目的,该方主要是把气不足,稍微疏通,身体就自然而然就缓解了。
但是,还是要提醒朋友们,如果要是运用中药来治疗时,还是要在中医辨证后配伍使用,不要擅自购买服用。
好了,今天的话题就分享到这里,如果你也有相关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中医##养生##健康##中药##头条健康#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29350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