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阳气就是生命力”,阳气在咱们身体里负责推动气血的运行,温暖内脏、肌肉骨骼,让咱们身体强壮,手脚灵活有力;一旦阳气不足就会出现体弱多病、怕冷怕风,疼痛水肿等问题。
所以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医圣张仲景的三个补阳奇方。让你驱寒利湿,补满阳气,浑身上下不痛不寒、充满活力,百病不近身。
第一个,桂枝汤,适合体虚乏力,怕风怕冷的人
这可是被称作“群方之冠”,可见它的效果之强;它用桂枝芍药生姜甘草大枣,简单几味就能滋阴补阳,调和营卫,内外同治。对风寒感冒头痛、发烧怕冷怕风的效果奇好就不说了。解热镇痛,抗炎提高免疫力的效果也很强,
大部分慢性病,心脏不好的;免疫力低下,容易过敏的人都可以用它;还有风湿性关节炎疼痛,尤其是一受凉,就浑身上下里外都疼的这些人,都是阳气衰微导致的。用桂枝汤就可以补阳通脉、散寒止痛。
第二个,四逆汤,适合脾胃虚寒,四肢冰冷的人。
有些人脾胃功能弱,或者是胸腹部动过手术,元气外泄的人;这个脾胃中焦,造血升阳的能力就不行了,生成的气血阳气就不够全身用,所以这手脚就总是冰凉冰凉的,不敢摸凉水,不敢吹冷风;人也是头晕没精神,气色特别差,说话都是蚊子一样低声嗡嗡。方中附子干姜炙甘草,大补中焦阳气,让你阳气充盈,四肢回暖,中气十足。
第三个真武汤,适合湿气重,易水肿的人
脾肾阳虚,水气湿气就排不出去,屯在身体里,导致腹胀腹泻,身上也浮肿;不怎么爱喝水,稍微喝口水就胃里撑得慌,想吐。肾功能也会受到影响,比如慢性肾炎、肾衰等,代谢会出现问题,容易尿频;水肿的也特别厉害。方中茯苓芍药白术生姜附子,补脾肾阳气、利水渗湿;点燃身体内部的小火炉,把多余的湿气水液给蒸出去。
这三个都是咱们中医界公认的补阳妙方,根据不同人的体质区别辩证,酌情增减,就可以解决大部分阳气不足导致的各种问题。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28133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