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17 苦地胆根 【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拼音名】Kǔ Dì Dǎn Gēn 【来源】为菊科植物地胆草的根。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产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性状】主根圆柱形,弯曲,有很多棕色支根。质坚,折断面外层白色,内层黄色,中空。 【性味】《南宁市药物志》.... Read More >
201605-17 何首乌补血药物 【简介】何首乌为寥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服用何首乌能强身延年、治病疗疾,是一味流传很广的进补良药。 【功用】补益精血,润肠通便,解毒,截疟。适用于精血亏虚的头晕眼花,须发早白,腰膝酸软,造精,妇女带下,或肠燥便秘,或久疟、瘰疠等。 【性味归经】性微温,味苦、甘、涩。归肝、肾经。 【.... Read More >
201605-17 黄柏 【拼音名】Huánɡ Bò 【英文名】CORTEX PHELLODENDRI 【别名】黄檗、元柏、檗木 【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或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的干燥树皮。前者.... Read More >
201605-17 珍珠风 width="724"] 珍珠风[/caption] 【出处】《草木便方》 【拼音名】Zhēn Zhū Fēnɡ 【别名】珍珠柳(《草木便方》),鱼子、漆大白(《四川中药志》),鲤鱼下子(《浙江中药资源名录》)。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珍珠风的根或枝叶。在栽后4~5年.... Read More >
201605-17 水棘针 width="640"] 水棘针[/caption] 【拼音名】Shuǐ Jí Zhēn 【别名】山油子、土荆芥、细叶山紫苏 【来源】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水棘针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ethystea caerulea L.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切段,.... Read More >
201605-16 白犁头草 width="530"] 白犁头草[/caption] 【来源】堇菜科白犁头草Viola alata Burgsd.,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广西。 【性味】辛、酸,寒。 【功能主治】 解热,拔毒,散瘀。 疖肿,疮疡,急性乳腺炎,跌打肿痛:用鲜全草适量加红糖少许.... Read More >
201605-16 白皮柯 【拼音名】Bái Pí Kē 【别名】滇白栎、野槟榔 【来源】壳斗科白皮柯Lithocarpus dealbatus Rehd.,以花序入药。 【生境分布】四川、贵州、云南。 【性味】微苦、涩,温。 【功能主治】顺气消食,健胃杀虫。主治食积腹胀,虫积不化。 .... Read More >
201605-15 矮脚罗伞 width="479"] 矮脚罗伞[/caption] 【出处】《陆川本草》 【拼音名】ǎi Jiǎo Luó Sǎn 【别名】雪下红、珊瑚珠(《花镜》),短脚三郎(《植物名实图考》),小罗伞(《陆川本草》),矮茶风、毛茎紫金牛(《四川中药志》),九节龙、地茶、猴接骨(《福.... Read More >
201605-14 红椽木子 width="404"] 红椽木子[/caption] 【出处】出自《陆川本草》。 【拼音名】Hónɡ Chuán Mù Zǐ 【来源】 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刺栲的种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stanopsis hystrix A.DC.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 Read More >